《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如何用成长开思维创造一款成功的产品。
核心书摘
《用户思维+》是一本产品设计指导手册。一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畅销产品与普通产品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本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颖的观点:用户并不关心产品本身有多棒,而是关心使用产品时自己有多棒。本书风格活泼、图文并茂,作者利用自己多年的交互设计经验,阐释了用户思维的真正含义,教给读者三个建立和提高用户思维的方法,从而打造出一款出色的产品,并让用户通过使用你的产品获取成就感。
适合谁读
· 企业经营者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师
关于作者
凯西·赛拉,知名畅销书策划人,大型Java开发者社区JavaRanch.com创办人,多款教育类和娱乐类游戏主要开发人员。她深谙产品交互之道和认知科学理论,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创立了新媒体与交互设计课程。多年来,凯西·赛拉致力于运用认知科学理论,帮助创业公司、非营利组织和教育者进行产品设计,培养持续忠诚的用户。
学什么?如何打造一款令用户拍案叫绝的产品
身处移动互联时代,市场上可供用户挑选的产品越来越多。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广告预算有限,请不起流量明星和大咖站台,又不太喜欢营销的噱头。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广为人知,甚至获得持续的成功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概念真的还适用于这个时代吗?
《用户思维》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开发者想要产品获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先为用户创造价值,再为自己创造利润。当用户在使用产品后有成就感,才会产生口碑,将产品推荐给身边的其他人。作者从用户思维的概念讲起,详细解读了如何用成长型思维打磨一款产品,以及用哪些方法才能帮助用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本书对每个产品人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你还会发现
· 为什么要掌握用户思维;
· 刻意练习的方法是什么;
· 怎样帮助用户克服障碍。
一、什么是用户思维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了。“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服务用户”,基本上已经成了许多企业提倡并遵循的经营理念。无论是用户至上的营销模式,还是质量第一的服务策略,表面上看各家企业都把用户放在了首位。但是实际上,仅仅做到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或者说完全意义上的用户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是用户思维呢?作者凯西·赛拉认为,所谓的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进一步说,真正的用户思维是让用户变得更加厉害,并且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变化。这就好比,一家生产数码相机的企业,它是想卖给用户一堆很厉害的工具,还是让用户成为一个很厉害的摄影师?前者是典型的产品思维,而后者就是用户思维。
说得再直白一些,用户思维就是让你的用户变得更牛。当你的用户因为用了你的产品或服务而变得更牛时,就会产生口碑,用户就会向周边的朋友推荐你的产品。用户之所以会推荐你的产品,不是因为你的产品有多么出众,而是他因为使用你的产品而变好了,于是他也想让身边的朋友变好。
说到这里,我想讲讲中国古代可能最懂得用户思维的人,他就是儒商鼻祖子贡。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他靠经商致富,又为老师孔子的事业奔走宣传,堪称是“贤而富者”。《论语》中,孔子对子贡的商业才能更是赞不绝口,他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意思是说,子贡不听天由命(也可译为不受公家之命),而是去做生意,他非常善于对市场做预测,每次预测都很准。这里的“亿”是通假字,通“臆",猜测,预料的意思。
孔子评价子贡是“瑚琏 [hú liǎn]之器”,瑚琏是古代宗庙中盛放黍稷 [shǔ jì]等贡品的器物,是可以和“鼎”相配而且功能相似的大宝礼器,孔子以“瑚琏”比喻子贡,嘉许他是国之栋梁。
就连史圣司马迁对子贡也非常欣赏,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孟子的事迹用了不过二百多字,但是写子贡却用了五千多字,足见司马迁是多么推崇子贡。
子贡之所以能够如此富有,就是因为他深谙用户思维。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说的是子贡乘着四马并驾的车子,带着厚礼去访问、馈赠各地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也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分庭抗礼”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子贡以经营珠宝为主,他通过用户分析,发现各国贵族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收藏稀世珠宝,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珠宝本身是没有固定价格的,它的售价,可以因为买主身份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说,同一件珠宝,卖给士大夫可能是十两黄金,而卖给诸侯就可能是百两黄金。而且呢,这些贵族买主也很看重卖家的身份地位,像子贡这样的儒商,他们特别愿意结交,因为他们不仅需要子贡的珠宝,还仰慕子贡的学问,甚至要子贡的货物当作结识他、向他请教问题的借口,买卖只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所以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还说,孔子能扬名天下,子贡的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你看,子贡不仅仅是在卖给贵族们珠宝,也是在买卖的过程中,以儒学来滋养这些贵族们,让他们在买到能够显示身份的珠宝的同时,还能解决很多人生的困惑,这就是子贡以用户思维来让各国的贵族们变得越来越好啊。
二、为什么要拥有用户思维
好了,在说完了“是什么”之后,咱就得说说“为什么”了。那么,企业为什么需要拥有用户思维呢?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近些年来,一大批知名的广告策划公司的收入在急剧下滑,很多策划大师们在讲自己的成功案例时,基本上都是十年前的故事。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强势广告拉动、商家促销等传统营销模式已经开始慢慢失效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呢?
原因就是移动互联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不对称的屏障已经被打破,用户的决策机制越来越透明了。
以前,由于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渠道也很有限,用户受广告推广、商家促销的影响最大,所以传统营销模式得以成功。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的大面积应用,尤其是电子商务、比价、点评等工具的迅速发展,用户能够轻易获得大量免费的、透明的、开放的信息。用户能够低成本、及时性地获得全面的信息,尤其是一些用户的评价、领先消费的测评,更加促进了全面有效的购买决策,靠广告操纵人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了。
进一步说,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开始掌握主动权了,用户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与核心,企业必须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说到这里,我很想给大家举一个没有掌握用户思维的反例。
2017年6月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了。《新华字典》从1953年正式出版以来,可以说是陪伴了几代人的学习和成长,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所以这款APP一上线就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是经过实际使用,用户就发现,这款APP的免费版一天只能查两个字,想要继续使用就得付费40元。可是,众所周知的是,纸质版的《新华字典》在网上的售价仅仅是16.8元。
其实,工具型的APP收费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对于《新华字典》这样既经典又权威的工具书来说,再加上邀请了著名播音员李瑞英老师朗读,应该说是在产品品质上很下功夫了。
但是这款APP显然没有掌握用户思维,《新华字典》虽然权威,但是在信息爆炸、随手“百度一下”就能查询字词意义的时代,它已经开始丧失了最大的优势。每天只能免费查询两个字的设定,不仅没有用户思维,甚至还显得很没有诚意。既不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也不能让用户获得成就感,那人家为啥还要使用你的APP呢?
互联网思维要求企业以用户为导向,先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再来建立付费模型。《新华字典》APP的模式却只考虑了自己如何收费,而没有考虑花费流量下载的用户能得到什么,它才会遭遇滑铁卢。
所以说,《新华字典》App 的开发原本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开发者首先要学会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先为用户创造价值,再来为自己创造利润,这种理念恰恰与传统、权威和垄断背道而驰。要想在这个时代赢得用户的心,真的必须学会扭转思维,去拥抱用户,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三、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
通过前两部分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用户思维,以及为什么要拥有用户思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企业怎么做才能建立用户思维。
我们前面讲了,作者凯西·赛拉认为,“用户思维就是让你的用户变得更牛”,所以建立用户思维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帮助用户变得更牛的过程,为此,作者给我们支了三招:
1、帮助用户正确地练习
这第一招是帮助用户正确地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注意我说的是刻意练习,而不是刻意地练习。以前我们读过一本书,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写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书中讲了很多刻意练习的方法和原则,大家有时间不妨找出来听一听。
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也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刻意练习方法。
具体做法是,在墙上挂三个白板,然后标明ABC。A板上写的是你现在还不会,但是必须要掌握的某个新领域的技能点,我们称之为盲区;B板上写的就是你已经学会了,已经入门的技能,我们可以叫入门区;C板是精通区,上面贴的是这个领域你已经精通的能力。
那ABC三块板应该怎么用呢?我们拿写作这件事来举个例。
一开始所有要学习的写作技能点可能都在A板上,也就是盲区,比如:标题设定、主题结构设计、提炼核心观点、收集素材、讲好故事等等;当你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时,就有一部分技能点移动到B板了,也就是入门区。接着,入门区的能力你也掌握熟练了,你就可以把这部分的技能点挪到C板,也就是精通区里面。
那么,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我怎么样才能判断一个入门的技能点已经精通了呢?评判的标准很简单:把你写好的内容发到朋友圈,让朋友们评论和点赞,通过即时反馈,既能检验你的技能精通程度,也可以看到你的成长轨迹。
所以说,当我们能够引导用户通过刻意练习,实现从入门到精通,用户自然就会对你的产品拥有好感,并且愿意去传播它。这一方法在网上很多教化妆的视频教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一个女孩坚持跟着视频学习化妆,然后把画好的自己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或者教程的讨论区,从最初的生疏、画得很丑到小有改变,最后把自己神奇地画成想要的任何一个明星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从A板到B板再到C板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女孩自己能力的提升。但女孩的分享和炫耀间接地让更多想让自己变美的女孩关注这个教程,并付费成为学员。
2、帮助用户获得正确的感性接触
可能还有朋友会说,刻意练习有点难呀,我怕自己会坚持不住,有没有更简单的操作方法?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个感性接触的方法。要讲清楚这个方法,先要讲一个故事。
二战的时候,德军飞机经常到英国去轰炸,时间一长,就有市民能用肉眼分辨哪些飞机是德国的敌机,哪些是英军自己返航的飞机,从而提前躲避。后来英国政府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个技能太厉害了,就把这些能分辨飞机的人召集在一起,让哥几个来帮政府培训市民,以便减少敌军轰炸带来的损失。
结果呢?这些能分辨敌机的人却说:培训别人我可不行,你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真不知道,但我一看就知道哪家是德国飞机!这就有点意思了。那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呢?英国政府就想了个招,让他们带徒弟,由徒弟去做判断,师傅在旁边只需要说对和不对就可以了。这就叫做感性学习,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的有效,经过训练,有很多人都具备了这种能力。
这个故事是说,你的大脑可以自己学习很多你学不会的能力,高质量的感性学习是让大脑自己去发现背后的规律,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需要有大量的案例来参考。
比如你想学拍电影,那就要选择几百部经典电影反复地看,有些经典的镜头还得一帧一帧地看,这就叫拉片子,专业的电影学院里还有专门的课程讲如何拉片子,许多电影大师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同样,如果你想学会写标题,你需要每天看很多杂志、报纸、公众号的标题,在大量感性认知基础上去学习;你想写歌,每天就要找大量经典的歌曲来听……
3、帮助用户建立内在成就感
讲完了刻意练习和感性学习,可能还有很多人会说:哎呀,其实道理我都懂,但是为什么我一回到家,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开始犯懒,我就是做不到呀。所以,第三点我们就来说一说成就用户的第三个招式:帮助用户建立内在成就感。
我们以前读过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的书《驱动力》,在书中讲到,每个人都会受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的影响,外在驱动是各种激励,以及更大的目标;而内在驱动就是成就感和自信力,这种内在的成就感,是别人不能给与的,只能靠自己激发。本书作者凯西·赛拉也认为,内在的成就感,能够更好地驱动用户去练习。
凯西告诉我们,建立内在的成就感来直面阻碍,就是让自己在一开始决定要去学、要去做的时候,就搞清楚这事到底难在哪些地方,并且明白困难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且很快会过去。
比如,你要学英语,语法这关必须要花上几周时间,单词这关还要花更多时间,情景练习也会面对不好意思开口,或者发音不标准等难点。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把这几大的技能点进行拆解,或者降低难度。比如,你可以把语法难关分解为每周熟悉3个关键语法,单词关分解到每天记5个新词,情景练习拆解为每天熟练讲一句话,而发音问题则可以选择反复看一部英文原版电影,模仿剧中人的语音语调,直到能字正腔圆为止。
所以,帮助用户克服障碍,就是根据用户在学习或者使用的过程中,来设置成就点,让用户在每一个环节都觉得自己是有收获的。
总结
在物质日趋丰富的今天,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大多已经得到了满足。人们逐渐开始对产品的质量、消费体验等细节更加挑剔,这其实是消费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也必须要不断适应这种趋势的转变。
《用户思维+》这本书为我们解释了用户思维的概念,分析了为什么企业需要掌握用户思维,同时还教给我们三个建立和提高用户思维的方法,不论是帮助用户正确地练习、让用户获得正确的感性接触,还是帮助用户建立内容在成就感,本质目的,都是要让用户因为使用你的产品而成就更好的自己,这也是企业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终级方向。
移动互联时代,用户思维已经成为商业发展的风向标,我们以前读“7-11”创始人铃木敏文的书《零售心理战》,铃木先生就在书中强调,一个经营者“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只有转变了思维的角度,抱着成就用户的目标去设计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367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张振)
《用户思维》金句:很多人并不关心你的产品多棒,他们关心的是使用产品时自己有多棒。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服务用户的能力。建立用户思维,已经是所有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命题。
相关内容:
《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大数据到小数据,从解决需求到预知需求。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